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辅导 - 正文

 
2010年跨考北京大学外院比较文学的考研经验
来源:2exam.com 2010-5-17 编辑:yangmeiling 【字体:小 大】
2010年跨考北京大学外院比较文学的考研经验

最近考研论坛上很多同学问我关于考研的事情,因临近毕业,一时分身乏术,仅此致歉。今日一并写出,虽然是一家之谈,未必事无巨细,但也希望对后来的同学有些帮助,望同学们见谅。

  大凡考研,无外乎“认识自己——为什么要考——考哪里——如何考”。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和2,谈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大家都关心的成绩、具体科目的复习;第二部分包括3,讲为什么要考;第三部分包括4,谈如何选择考什么学校的问题;第四部分包括5、6、7,讲怎么考的问题。

  另外,本文比较适于应届跨考文学类的同学参考,如果您是往届生,或者是考本专业的,自然有自己的心得,就不需要我唠叨了。

  目录:

  1 说说我自己

  2 我的成绩、政治外语两门的复习方略

  3 为什么考研?

  4 我为什么选择北大外院

  5 关于应届跨考的复习进度的安排

  6 我的复习过程和初试

  7 复试经历

  正文:

  1 说说我自己

  德尔菲神庙上有句话:认识你自己。孙子亦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出选择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认识自己。我是吉林人,男,中学时代在老家学了6年日语,06年进入北京上大学,本科在魏公村西口的一所外语类大学日语系,是211,不是985。10年考研,考的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属于跨学校、跨专业的两跨考生(如果跨地区就是三跨了)。现在处于拟录取后的调档阶段,当然希望最终能进入燕园。

  本科期间无甚建树,综合评估中等。没得过学校的奖学金,大二时去日本交换留学一年,得过日本学校发的一个补助性奖学金。得过一次国内的省市级文学奖。担任的最高职务是班级报箱管理员,没参加过校内官方性质的社团和大型活动,每年都得“好人奖”(优秀团员)。

  本科期间主要时间都是在看书(不是教科书,是自己的闲书)。最大的兴趣是逛旧书店和露营。智商中等偏上,情商中等偏下,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好,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

  总的来说属于对社会有益无害的一种人。

  2 我的成绩、政治外语两门的复习方略

  我考的是北大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不是中文系的)。

  101政治:59分 203日语:87分 666文学理论:102分 913世界文学史:119分。总分367,列该专业考生第二(共约40人)

  关于政治:我的政治显然是个低分,所以只好说些经验教训。有人说政治是忽悠人的,但我以为,既然考这个,就得学吧。若有鸿鹄之志,何必蛰居于此?当然也有人说北京压分了,但是不也有80多分的考生吗?主要还是我能力不足。事实上,如果把我投入考研的精力算作十分的话,政治我最多投入了两分。论坛上有很多红宝书啃了三四遍的考生,我看了多少遍?一遍都没有。如此想来,能考到这个程度还算侥幸。

  所以我的第一点建议就是一定要重视政治。十分精力至少要投入三分以上。我本是文科生,以为政治不过尔尔,实际上这门考试几十年来已经被千锤百炼,单就考试来讲,是非常成熟的科目,投机取巧是要不得的。

  第二点就是补习班的问题。我当时为了挤出时间复习专业课,9月份报了某辅导班的秋季强化班。最初的想法是帮我总结,节省时间。结果,复习的套路和最后考的完全不同,而我的复习全是按照辅导班的资料来的,最后政治折戟沉沙,上了大当。

  所以第二点,我奉劝11年的考生,谁都不要信,就信红宝书。看上三四遍,配合一套习题,最后加一套冲刺题,要远胜过补习班。论坛上只看红宝书的考生,好像大多也取得了好成绩。

  关于外语:今年英语偏难,而我是跨专业考试,可以用我的老本行日语作外语,占了一些便宜。但是87分的成绩也让我丢人到家,毕竟我是科班出身,学过十年日语,考完之后觉得至少能上90分。可以这么说,考研日语的难度就是我以前高中月考的水平,非常非常简单。当然这是对我而言,对于其他人怎么样呢?

  如果你想考203日语的话,我想,对于本科就是日语系的同学来说,如何学日语自有你的一套方法,不用我多说。要诀是考试时要尽量降低自己的智商,不要以为题中有什么陷阱,这不是日本人出题。对于本科不是日语系,但英文不是太好,想用日语取得优势的同学,我首先要提醒你们,如果初试用日语,复试的口语和听力也是要用日语的,而口语和听力往往是你们的拦路虎,有可能复试被刷。其次,我建议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日本语听力》1-4册练习听写,我高中期间用过此书,可大幅提高听说读三项功力,非常好用。外语是慢功夫,如果你有志于用日语考试,现在就开始吧。

  3 为什么考研?

  了解了自己,面临毕业的抉择,发现本科生的出路无非有四:考研、出国、公务员、企业。该如何选择呢?

  客观上,我大二时赴日留学一年,深感断无再次留学之必要;我不是党员,公务员也不是首选;每天挤地铁上班更让我讨厌。同时我的父母有一种“知识崇拜”,非常鼓励我读研。他们认为读书才是正道。我家里算是接近小康,按照现状父母也可安享晚年,因此没有后顾之忧。

  主观上呢,其实我逻辑思维一般,不太适合搞学术研究。如果搞文学创作,也不见得能达到大师的水准,前面说了,我虽有好的想法,却写不出来。但是我喜欢读书。我每次读书,世界就安静了,如入无我之境。我没禅定过,但觉得应该差不多。复习时读过《九三年》,这本书融入了雨果毕生的精华,每每到精彩之处,不由得拍案叫绝,这种感觉非常好。我想考研能尽量延长我的读书生命,这算是我考研的动机吧。

  然后就是想考什么专业的问题。我已经读了十年日语,再学下去只能啃《万叶集》一类的书才有出路(日本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已经饱和),如果啃《万叶集》就要去日本念个博士,真是没有这个心力。我只是想读书而已,也很讨厌每天用日语来思考。思来想去,还是比较喜欢文学创作一类有想法的、创新的工作,因此决定跨专业,考文学。(我们学校外语专业拿的是文学学士学位,但实际上是应用语言学,就是口语好,文学的课程一概没有,从专业上说肯定是跨专业)

  4 我为什么选择北大外院

  既然决定了要考,那考哪里呢?我定了三条标准:1)是北京的大学(北京真是个好地方,这是心里话)。2)要比我现在的学校好。3)文学类要出色。这样的在北京只有两所,北大和北师。

  最初的选择是北大中文系的现当代文学的文学创作方向,连《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都买好了。后来发现这个方向两年才招了一个,还要考大综合,心里就打退堂鼓了。接下来瞄上了北大中文系的比较文学,不用考大综合,但是一年就招2个,而有6、70人考,比现当代还激烈。而北师的比较文学没那么惨烈,还给参考书。我以前看过王向远老师的书,很是佩服,所以又有意报北师。

  如此犹豫不决,突然看到北大外院还有一个比较文学专业,仔细查了一下,不仅给参考书,每年还招5、6个,而只有30多个人报。缺点就是在网上找不到完整的历年试题。

  我把能弄到手的资料合并分析。发现北大中文系的题覆盖面广,问的深,招生少,报的人多,有登天之难。北师的题覆盖面广,但很基础,招生多,报的人也多。而北大外院的题三个字便可概括:偏、难、怪。但是录取比例可是大大的高。如此权衡再三,毕竟我本身是学外语出身,外院的比较文学也算半个亲戚,北大和北师之间还是倾向于北大,就选择了北大外院的比较文学。

  因为我还没到北大听过课,无法比较外院和中文系的差距。如果你不是特别追求北大中文系的名声,而且外语不错,我想北大外院的比较文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5 关于应届跨考的复习进度的安排

  如是,我要开始复习了。关于复习的进度,我认为不宜过早,更不宜过晚。太早容易无法持久,太晚则不能完整复习。当然,有人复习一年半终成正果,有人11月18号才开始也考的不错,这个绝对是因人而异。

  我认为,现在是5月份,就是11年应届考生的大三下学期,此时开始准备最是合适。5月份应该做的是我前面说的,选好学校,搜集真题和各路信息。而6月份是年度的期末考试,各种事情都很繁忙(当然如果是往届生没有这个问题),应该把考研放一放,集中精力解决学校的事,为以后解决后顾之忧。

  然后7月是复习真正的开始。我选择的是暑假回家复习,因为东北夏天很凉快。缺点就是难于集中精力。留在学校则可去自习室。7、8二月的暑假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必须在此时完成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这个时候不要看政治。

  进入9月,回到学校,我建议等红宝书一出,马上开始复习政治,在9月完成红宝书第一遍。9月就是集中精力看政治,搜集信息。

  10-12月这三个月,是决定考研成败的第二次机会。对于应届跨考的考生,上了大四,这三个月又要应付学校的事,又要复习,会非常焦急。但无论如何,务必把重点放在专业课上,看细看精,至少两轮。同时10月做政治的大本习题,11月看时事,12月再看红宝书,1月做冲刺卷子,不可荒废。

  注意,因为外语对我来说相对简单,我无法提出什么切身的体会,各位还要自行拟定外语的复习计划。

  上面说的,是每个月的复习进度,那么每天该如何呢?

  首先,既然决定考研,那就没有礼拜六礼拜天。可以每周拿出一天来休息,但我并不建议。其次,每天要不要早起,这个见仁见智。有的人是夜猫子,有的人是百灵鸟,我本人并不早起,每天9点多才起床,复习基本都是在下午和晚上。因为我晚上8-12点思维最活跃,所以安排此时复习专业课。大家还是要按照自己的状况来制定计划。

  论坛上有考研时间表可以参考,还有考研倒计时器,很有意思。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2009-2010年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
    ·2009-2010年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
    ·2009-2010年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2009-2010年综合竞争力排行榜——重点大
    ·2009-2010年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
    ·2009-2010年中国大学分专业排行榜——哲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10
    ·1955-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
    ·1955-2009年当选中国两院院士人数最多的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社科奖励最多的十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最多的十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考研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